
-
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-04-10
-
三部門聯合發文: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-04-01
-
浙江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聯盟成立 2025-03-25
川越是經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門批準、于2006年成立的一所中小學課外培訓學校。是一家整合了優質教育資源和科學教學技術,專注于中小學文化課課外培訓機構。學校針對初高中開設有:高三全科集訓、藝考生文化沖刺培訓、全科輔導補習、高考輔導。
放假的前幾天,往往是親子關系最融洽的時候,如今暑假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,很多父母已經開始看孩子各種不順眼了。
有的媽媽開始抱怨,孩子宅在家里都失控了,除了吃、睡、玩游戲,基本沒別的事可干,孩子很少自覺看書、運動、完成暑期計劃等。
1、自覺,不是催出來的
生活中,很多孩子不是不自覺,而是大人催促太多,讓他產生強烈的抗拒心理,把他的主動性給毀掉了。
催促就有一種神奇魔力,不知不覺地將孩子的“內在動機”變成了“外在動機”。所以在培養孩子的自覺性這個問題上,家長不要過于依賴“催促”這個方法。總是催促孩子去做某件事,很可能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。
2、自覺,靠的是培養
?第一步:溝通
3、如問讓孩子更自律
比如,很多孩子在假期開始之前,也會斗志滿滿地準備計劃,然而在實行時,如果總是遇到家長在一旁催促:“這都幾點了,你還不開始?”“說好了今天要去游泳,你怎么還不動?”有些孩子會覺得:我明明自己會做,你一催,我就不樂意了。
心理學中,將人的動機分為“內在動機”和“外在動機”,內在動機是因為我們自己有興趣或者認為這件事有價值,自發行動;外在動機則是因為外部原因,比如催促、獎勵而做出某種行為。
假期跟孩子開誠布公地聊一聊,既要聊學習,也要聊玩。這一步,即是為了了解孩子的想法,展示你的包容與理解,也是為了增強孩子的主動性。
假期還剩下一個月左右的時間,結合你的期望與孩子的想法,制定出一個可行的勞逸結合的計劃。所謂的“可行”,意思是目標不要定得太大、太難,否則孩子很容易三分鐘熱度。
不妨每天睡覺前和孩子聊聊天,檢查今日計劃執行的結果,如果孩子沒有達成,也不要過多地指責,鼓勵孩子第二天繼續努力,聊聊明天要玩多久,要學習多久。
?第二步:適當的監督機制
不管是年輕人,還是小孩,真的只有極少數人能真正地做到自覺。其實,父母可以把自己看作孩子的顧問。好的顧問,不會強迫客戶必須做出改變,因為他們知道:“做出改變”在本質上是客戶自己的事。
對待孩子,我們也要有這種“顧問心態”,它既不專制,也不代表完全放任不管,父母與孩子合作,把孩子視為獨立的人,在身后提供引導和情感支持,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權威型養育。
簡單來說,權威型養育,對孩子既有高要求,也能高度接納孩子的感受和情緒。如果孩子小,自我約束力差,我們前期可以陪在孩子旁邊看看書(盡量不要刷手機),陪著但不是盯著孩子,讓孩子自己完成暑期計劃。
?第三步:盡量減少孩子意志力的損耗
意志力是指一個人自覺地確定目的,根據目的來支配、調節自己的行動,克服各種困難。事實上,意志力是一種有限資源。
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,它像肌肉一樣,使用之后會疲勞。我們應該想辦法,讓孩子減少意志力的損耗,將珍貴的意志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。
假期督促孩子學習運動等,但不要安排得太滿太多,要考慮到意志力損耗的情況,根據孩子的完成情況,有的放矢。
第二,讓孩子遠離干擾源,減少分心因素
孩子總著想玩游戲,完成作業之前,干脆別讓電子設備出現在孩子的身邊;孩子愛看漫畫書,漫畫書就不要放在平時寫作業的書桌上;學習時,零食水果也盡量遠離孩子的視線.....很多誘惑都會不知不覺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盡量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心學習的環境,也能有效減少孩子意志力的損耗。
第三,培養好的習慣
自律自覺本身是好習慣的體現,我們要把習慣視為孩子學習生涯的地基,小學階段主要任務就是“打好地基”,比如早睡早起、堅持鍛煉、預習復習、在固定的時間內寫作業等等。這些習慣養成了,父母后期一般不用再擔心孩子做事情不自覺了。
第四,多運動
運動能讓孩子的專注力增加,讓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時不再那么容易分心。培養孩子的自覺,是非常難的一件事,在孩子好的習慣尚未定型之前,為人父母付出的努力甚至需要比孩子更多。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,小時候的好習慣養成后,未來,我們才能收獲一個更好更自律的孩子。
如果有興趣需要了解的家長和考生們可以到校區詳細的了解。

【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,了解更多】